绵阳第一中学
搜索
搜索
65
65

65

党建工作

PARTY

新闻动态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献礼建党100周年·国旗下讲党史(三)︱北伐洪流 铁军扬名

献礼建党100周年·国旗下讲党史(三)︱北伐洪流 铁军扬名

  • 分类:党建工作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6-03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

献礼建党100周年·国旗下讲党史(三)︱北伐洪流 铁军扬名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分类:党建工作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6-03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来源:信息中心 作者: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  时间:2021-06-03 21:38  浏览 1757 次2021年,是建党100周年,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百年初心历久弥坚,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,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,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,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绵阳第一中学党委特推出“献礼建党100周年·国旗下讲党史”系列活动,让我们一起回顾党的伟大历程,记党恩,跟党走。

党史讲述人:党员教师 沈华

 

各位老师,各位同学:

大家早上好!

1927年1月岁寒之日,北风凛冽,武汉的街头却热火朝天,人们敲锣打鼓,抬着一块高1米、宽半米的铁盾,簇拥着从汉阳铁厂出发,直奔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驻地。铁盾正面嵌着俩隶书大字“铁军”,赫然入目。战争正进行,血流正殷,这铁盾是万里烽烟中的一纶琴音,激励着战士们完成中国革命的未竟事业。

今天,我们就来听听这“铁军”的由来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帝国主义卷土重来。在美国、日本、英国等列强的策动下,北洋军阀各派系为了争夺北京政府的统治权,割据纷争,混战不休。直皖战争、两次直奉战争,战火弥漫全国各地,民不聊生,哀鸿遍野。此时,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就是“打倒列强,除军阀”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羽翼未丰的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,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了。1924年,黄埔军校建立。1925年,工农运动风起云涌。1926年,为打倒列强除军阀,统一中国,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。

北伐的军队命名为国民革命军,军队来源庞杂,初期分为八个军。其中,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,开战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。它是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改编而来,骨干力量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,团长是刚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的共产党员叶挺,故称叶挺独立团。叶挺独立团正是整个北伐战争的先遣部队,在北伐战争中英勇善战,屡克强敌。

1926年6月,首战渌田时,叶挺独立团以一团之力战败了北洋军阀的六个团。1926年8月,在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中,叶挺独立团大败吴佩孚的精锐部队,直至兵临武昌城下。9月,武昌攻城之战,独立团担任攻城奋勇队的事迹演绎出北伐战争中最为悲壮的一幕。武昌城内守敌有两万多人,他们依靠坚固的城墙进行顽固抵抗。而攻城奋勇队没有先进的攻城装备,靠的只是官兵们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。在攻城动员会上,奋勇队的官兵们纷纷留下钱物,写下遗书,抱着坚贞不渝的信念和为革命牺牲的决心上阵。曹渊率领的第一营将士在第一次总攻中仅二十分钟就只剩下十个人,一批又一批的攻城官兵在守敌掷下的手榴弹、炸药包中倒下,靠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前仆后继的顽强进攻,直到10月10日最终攻克武昌。一时间,武昌城里遍传“古有抬棺出征,今有留书攻城”。叶挺独立团留书攻城、坚贞不渝、百折不挠,被两湖人民称誉为“铁军”。这才有了开篇我们看到的1927年1月武汉街头人民送铁盾给铁军的激扬场面。北伐军攻下武昌,两湖地区的吴佩孚主力基本被消灭;接着,挥戈东进,歼灭孙传芳主力;北战奉军,张作霖部队被迫撤退至东北。北伐战争不到一年,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,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。

在北伐战争中,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尚且单薄弱小,然而,铁军的卓著战功却展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渝的铁的信念、百折不挠的铁的意志。在此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,“铁军精神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之振兴而前赴后继:红军长征中,我们耳熟能详的,强渡大渡河、飞夺泸定桥、爬雪山、过草地;抗日战争中,我们不胜枚举的,“东北抗联八女投江”、“狼牙山五壮士”、“刘老庄八十二勇士”;抗美援朝,长津湖战役中,由于战况紧急,身着单衣的战士们奔赴前线,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里设伏,被冻成了整连编制的冰雕连,他们紧握钢枪、保持战斗姿势、直到生命的终结;2020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全国的医护人员,他们是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者。英雄的事迹,弘扬着共产党人的铁的信念和铁的意志,血染的历史,书写着中华儿女同困难血战到底的壮丽篇章。

同学们,站在建党一百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,青年学生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爱国情操,在弘扬“铁军精神”中磨砺成长,以铁的意志践行“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”,不断将“小我”融入祖国的“大我”之中,与时代同步伐、与祖国共命运,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!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。山河虽无恙,我辈更当自强!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返回列表

推荐阅读

学校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警钟街78号

咨询电话:0816-2263663 (行政办)、0816-2267167 (教导处)、0816-2691075(招生办)、0816-2267801 (政教处)、0816-2262260 (总务处)

版权所有©2021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。  |  蜀ICP备05020183号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成都

微信公众号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绵阳一中
官方微信公众号